溫哥華太陽報轉彭博社4月16日報道,互聯網銷售、短線股票交易以及服務業的崛起,正日益成為中國的新名片。
今年第一季度,服務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1.6%,創下紀錄新高,比制造業占比高8.7個百分點,也高于48.2%這一2014年全年的水平。服務業的崛起幫助緩解了全國經濟減速帶來的影響。
“中國服務業的崛起確實是件大事,”高盛資產管理前董事長吉姆·奧尼爾說。”服務業的成功是經濟新常態可否平穩運行的核心,它可以讓政府在繼續推進城鎮化過程中吸納更多人就業,中國能否邁向中高收入國家行列與之休戚相關。”
巴克萊估計,隨著中國網購熱的持續升溫,淘寶和天貓的網絡交易額上季度飆升近40%至5980億元人民幣(960億美元)。中國政府預計電子商務交易規模今年將達到18萬億元人民幣。
推動中國股市過去一年飆漲近一倍的“炒股熱”令中信證券和申萬宏源等券商獲益匪淺,僅上周一周新開股票帳戶數就達到了創紀錄的170萬。席卷中國的另一股熱潮是欠缺監管的互聯網金融,這個不斷發展壯大的領域吸引從煙花爆竹生產商到鐵礦進口商等諸多“業余金融選手”蜂擁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