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爾《商報》8月24日報道,今年三月起,為鼓勵和吸引私人投資,厄總統科雷亞宣布建立政府與私營部門協調機制,更好了解私營部門訴求,承諾助其解決問題。然而,近半年內雙方對話進展緩慢,部分私營業者質疑政府“不作為”。
設立協調機制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企業在行政效率、勞務、稅收、經濟政策、創新和外貿等方面的問題。私營部門主要訴求包括:保證法律法規穩定性、縮短行政審批流程、與美國等重要貿易伙伴開展貿易協定談判等。
該機制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國家頒布《稅務赦免法》,取消納稅人因未按時納稅所產生的滯納金、罰款等費用,政策惠及100余萬納稅人。截至7月29日,稅務部門共補征稅款9.37億美元,實現雙贏;又如建立出口退稅機制,出口型企業提出申請48小時內,稅務部門即退還生產環節繳納稅款的5%;此外,政府還建立了消除非法貿易委員會,打擊走私、偷漏稅等違法行為。
然而,政府近期頒布的增收特別關稅、調高遺產稅率和土地增值稅率等決定,與之前的承諾背道而馳,引起了私營部門的不滿。他們抱怨政府“不作為”和行政行為的隨意性,反復調整政策和法律法規,無法保證穩定的營商環境,缺乏公信力。
近期政府做了一些努力,力圖消除質疑。生產協調部長近期與瓜亞基爾企業家代表對話,向其推介新的公私聯營法,表示愿與私營部門保持良好的溝通,助其成長壯大。